近日,東莞市公安局發布兩個投資理財類詐騙案例。當被害人在投資理財類平臺進行投資,取得大額盈利后想要提現時,對方就要求被害人繳納“個稅”“保證金”“解凍費”,并表示只有繳納了這些費用,資金才能一并提現。如不繳納,平臺內資金會全部損失。這使得很多被害人為了能夠將之前的投入拿回來,失去理性分析,盲目相信對方繼續進行多次轉賬,導致被騙金額較大。
2022年12月27日,東莞石龍熊先生網上投資炒股被詐騙396萬元。據悉,熊先生在網上看到炒股廣告,點擊廣告鏈接添加投資助理QQ好友,對方將其拉進投資QQ群,讓其收聽投資理財課。
熊先生收聽一個月后有一群內陌生人主動添加其QQ好友,熊先生咨詢有關群內的投資問題,并添加投資老師的三個賬號,按對方提示在網站下載“寰宇名藥”投資App。
對方建議熊先生先操作小額投資,期間讓熊先生添加貨幣換匯客服的QQ操作貨幣換匯轉入以上投資App,對方稱電腦操作不方便,建議熊先生直接使用手機操作,于是熊先生前后使用手機銀行共轉入10筆,未操作提現,經核實后才意識到被騙,共計損失396萬元。
無獨有偶。2022年12月30日,東莞虎門事主彭女士網上投資理財被詐騙118.6萬元。記者了解到,事主在網上使用“全民K歌”App刷視頻,看到有投資導師聲稱投資保本不虧損的視頻,事主關注對方賬號并添加對方在介紹頁面提供的賬號,對方讓事主直接下載“i寧德”聊天App。
事主通過應用商城下載后注冊賬號并添加對方提供的聯系方式,隨后對方告知事主,可在某平臺網站購買上市公司“周某?!钡臐q跌獲利,事主根據對方提示登錄網站,聯系網站平臺客服操作充值,對方向事主發送資金操作賬戶。
事主前后向對方提供的賬戶充值16筆,隨后根據對方的指示在平臺網址操作購入“周某?!?,獲利后事主多次嘗試提現發現操作失敗,聯系客服未有回應才意識到被騙,共計損失118.6萬元。
東莞公安提醒
一、投資理財類詐騙都需用到一個“詐騙平臺”,因此請廣大投資者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國家反詐中心App中的“App自檢”功能可以幫助識別詐騙App,“風險核查”功能可甄別詐騙網站。
二、詐騙分子往往自稱“老師”“股神”,以“知道內幕信息”“能申請私募賬戶”“可申購新股”之類的詐騙劇本吸引投資者。廣大市民切記:股票證券交易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世界上沒有穩賺不賠的投資方式。
三、詐騙平臺往往需要經常更換收款賬戶,如果每次投資都讓您向新的銀行賬戶轉賬,那么一定是詐騙!
四、如果投資平臺內的資金無法提現,對方還以繳納“個人所得稅”“高級會員費”“保證金”“解凍費”等理由繼續要求轉賬匯款的一定是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