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梅州市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充分發揮地方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堅持立法服務大局,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近幾年來先后出臺7部地方性法規、7部政府規章,助推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梅州,為梅州蘇區加快振興、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立法突出梅州地方特色
“宣傳、弘揚英雄烈士的事跡和精神,講好蘇區故事”“保護和傳承客家方言、客家民間藝術、客家傳統技藝以及客家民俗文化等”“發揮足球文化遺產資源優勢,推進體現梅州足球歷史的文物保護工程建設”……今年11月1日,《梅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實施。這部法規內容突出梅州特色,傳承紅色基因,體現梅州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底蘊。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楊遠東指出,這部法規的實施對梅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升社會文明程度,都能夠發揮引領和推動作用。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梅州從實際出發,制定一部部具有鮮明特色的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有針對性地探索解決本地突出的具體問題,對國家立法“拾遺補缺”。如《梅州市客家圍龍屋保護條例》創新性地規定客家圍龍屋管理方式,引導社會對客家圍龍屋進行活化利用,促進文化保護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睹分菔屑t色資源保護條例》填補了梅州市非文物類紅色資源保護工作法規的空白?!睹分菔蟹俏镔|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管理辦法》健全了梅州市非遺保護傳承體系、加大了非遺傳播普及力度。
“我市地方立法工作總結了梅州經驗、結合了梅州實際、彰顯了梅州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應?!睏钸h東說。
立法為民增進民生福祉
翻閱已頒布的梅州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不難發現,大部分都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梅州的立法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新要求新期待,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如梅州市頒布實施的首部實體性法規《梅州市森林火源管理條例》自2017年實施至今,全市森林火災發生率逐年下降,有效保護梅州市的森林資源、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睹分菔修r村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將農村生活垃圾管理經費納入本級政府財政預算”等規定通過法律形式固定下來,助力優化農村人居環境、促進鄉村振興。
垃圾雖小,卻關系著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據了解,梅州市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對照國家要求以及社會各界期盼,仍有較大差距?!坝斜匾ㄟ^制定政府規章,明確監管部門職責,細化管理措施,指導規范我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笔凶〗ň秩壵{研員羅裕華說。
《梅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這部政府規章應運而生,自今年4月1日起實施。市司法局四級調研員羅輝連表示,通過建立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提升城市生活品質,進一步促進生態文明和社會文明建設。
開門納諫提升立法質量
備案審查制度是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重要保障。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完善和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市人大常委會扎實落實“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要求,今年已備案審查29件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切實維護國家法治統一。
新時代需要高質量地方立法。梅州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調研、立項、審議、評估等相關機制,確保地方立法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成為經得起檢驗的精品。
“開門立法”、充分論證是梅州立法的重要一環。今年11月21日,就“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河道采砂”“規范城區停車”“加強戶外廣告管理”“引導村民建房”“強化濱水臨山規劃管理”等系列事項,市政府立法咨詢專家立法研判會議在市司法局召開,與會人員圍繞地方性法規立法計劃建議項目和政府規章制定計劃出謀劃策、貢獻智慧。在推進政府立法過程中,市司法局積極發揮39名政府立法咨詢專家和15個基層聯系點作用,開門納諫,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突出地方立法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
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市司法局副局長羅永科表示,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不斷提升立法質量,重點在城鄉建設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發力,推動制定富有梅州特色、解決實際問題的法規規章,服務梅州發展大局,助推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梅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