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韶關樂昌市依托市域治理試點建設,通過引入市場機制,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推動成立了我省首家縣級第三方調處中心——樂昌市第三方調處中心,使部分行業性社會矛盾在政府體制外得到解決,有效地防范化解了社會風險,踐行了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理念,開辟了運用市場機制解決社會問題的新路徑。
上圖為時任韶關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吳耿淡到第三方調處中心調研指導。
推進規范化建設
樂昌市第三方調處中心于2021年2月4日掛牌成立,辦公場所約600平方米,經過兩年的持續建設和提升,目前已擁有設施齊全、功能完備的調解室、檔案室、社會心理服務室等功能室。為主動適應新形勢下矛盾糾紛多樣性、復雜性、群體性等特點,中心逐步建立起一支懂法律、懂政策、懂調解的專職第三方調解員隊伍,目前擁有調解員6人,其中黨員4人,本科學歷以上5人,調解員主要聘請具有較強專業知識和較高調解技能、熱心調解事業的醫療、教育、住管領域的專家或退休干部以及律師、法律工作者、社區工作者等,每名調解員都要經過人民調解法律法規、調解程序、調解文書規范等系統專業的培訓。第三方調處中心是公益類社會組織,以社會公益事業為主要追求目標,為確保公益性,中心大力推動從業人員嚴格遵守行業職業道德準則,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促進行業自律機制形成和公信力提升,培育良性、透明的公益文化。
上圖為第三方調處中心調解員周文鈺在全省中立法律服務社典型事例總結交流會上介紹典型案例。
依法開展第三方調處
第三方調處中心主要業務范疇是調處醫療、教育、住管、勞資等重點領域的矛盾糾紛,中心成立后,凡涉及醫療、教育、住管、勞資等領域的矛盾糾紛,樂昌積極引導矛盾糾紛雙方通過第三方調處中心調解。按照調解“行業性、專業性”要求,第三方調處中心建立以相應的專家庫,承擔糾紛案件定性、定責的任務,為調解工作提供客觀公正、專業可信的第三方依據作為調解的依據,責任認定過程中賠不賠、賠多少不再由利益受損人決定,不是由醫院、學校、住管企業決定,也不是由第三方調解中心決定,而是由相關的專家出具專業的意見。同時,中心著力完善第三方調解工作規程,規范第三方調解受理、調查、取證等各環節,確保第三方調解行為符合法律和程序要求。第三方調處中心成立兩年來,共受理立案各類疑難、棘手矛盾糾紛案件185余宗,目前已結案152宗,調處成功150宗,調處成功率98%,另有33宗正在調處中,經調解結案賠償款累計276余萬元,收到醫療機構、學校、企業等相關單位和群眾贈送錦旗10面、感謝信5封。
上圖為第三方調處中心調解員開展矛盾糾紛調處。
上圖為群眾向第三方調處中心贈送錦旗。
加強源頭預防
第三方調處中心注重從源頭上預防社會風險、減少社會矛盾。為預防醫療糾紛,中心在與樂昌市衛生健康局的充分溝通協調下,集中組織各鎮(街)衛生院(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和民營醫療機構醫護人員進行醫療風險防范、醫療風險轉嫁培訓。為防范精神障礙患者肇事肇禍引發的社會矛盾,中心派出工作組走訪了樂昌市19個鄉鎮(街道、辦事處),與基層綜治、調委會、派出所、學校、醫院、精防人員等就精病患者肇事肇禍糾紛處理、喪葬費補償的相關政策、法規、流程進行宣講、溝通、交流。針對中小學心理健康問題,中心聯合樂昌市教育局設立“樂昌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并引進情緒識別儀一臺,用于排查心理健康高危人群,處置突發事件。2022年,第三方調處中心還開展了各類風險防范培訓18場次,培訓對象包括政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醫務人員、教職工等共計1000余人次,在“平安樂昌”建設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上圖為第三方調處中心開展學校園安全管理業務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