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芬芳的民宿院落、韻味十足的文創作坊、潮流時尚的餐廳酒吧……如今的惠州祝屋巷,整個街區既富有現代氣息又保有地方風貌,成為當地新晉“網紅”景點。曾幾何時,這里還只是網線交錯、環境臟亂的老舊社區。
祝屋巷的美麗蝶變,得益于惠州積極統籌政府和社會資源力量,合力推進基層社會治理。
2020年以來,惠州以打造“城市會客廳”為契機,對祝屋巷實行文旅街區改造。過程中,祝屋巷所在惠城區江南街道堅持將街區更新與社會治理同頻共振,通過黨建引領、自治共管、科技支撐,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相關治理經驗入選2021年惠州市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創新十大項目。
黨建引領:黨群連心匯聚治理合力
祝屋巷坐落在國家5A級旅游景區惠州西湖邊上,占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房屋約300棟,整體呈“一街十巷”格局。據史料記載,與唐伯虎齊名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及其后人曾在此筑屋而居,祝屋巷因此得名。
坐擁豐厚的自然和文化資源,祝屋巷此前卻由于街面窄小、屋巷破舊、設施落后等因素,經濟發展和基層治理工作一度陷入困局。“不改造,難有出路!”惠城區江南街道決定對祝屋巷實行文旅街區改造。
改造工作啟動伊始,就遇到“攔路虎”:投資方、游客、居民訴求不同,大家意見經常難統一。怎么辦?江南街道迎難而上,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強化黨建引領和組織保障,凝聚整改合力。
黨建領航,方能乘風破浪。江南街道由街道黨工委牽頭,以基層黨組織名義,將祝屋巷片區的黨員召集起來,定期召開議事協商會議和黨建聯席會議,及時聽取各方意見建議,由黨組織牽頭協商。如在改造動工前夕,街道辦事處及時起草《告全體居民一封信》,說明改造的目的意義、完成時限等,并特別注明了居民若遇到任何問題,可隨時反映的渠道、聯系人及電話,以充分的信息公開作為群眾的“定心丸”。
同時,街道還充分發揮“黨員責任崗”作用,讓黨員帶頭維護街區改造秩序,帶頭支持配合推動整改。在黨員干部示范帶動下,群眾支持力度越來越大。其中一位業主主動騰出200多平方米臨街商鋪,免費為改造工作專班提供辦公用房。
在黨建工作的引領下,江南街道共收集群眾意見和建議526條,解決回復率達98%。在祝屋巷改造過程中,未遇到一起群眾投訴。
“歡迎您到西湖老街祝屋巷,本店免費提供衛生間、茶水、休息場所”。在改造一新的祝屋巷觀湖書院,門墻掛著“黨群連心店”牌子,對有需求的游人敞開大門?!皝砦覀冞@里找衛生間、休憩的游人不少,能夠方便他們也是我們應盡的義務?!睍昀习逭f。
凝聚黨心,服務群眾,是堅持以黨建引領打造文旅街區過程中的生動一景。如今的祝屋巷,黨員、商家亮明身份,誠信經營,掛牌“黨群連心店”開展“連心”服務,參與店鋪已從6家擴展至23家。
自治共管:多元共治提升治理積極性
人民群眾是基層社會治理的“源頭活水”。在祝屋巷改造及后續管理過程中,江南街道廣泛開展“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活動,充分調動各界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積極性。
一方面,積極創建“和美網格”,開展“網格共商”。祝屋巷社區居委會黨組織有關負責人說,所謂“網格共商”,就是以網格作為據點,把政府部門、社會組織、群眾等各個治理主體連接起來,通過“基礎網格”“部門網格”“線上網格”同向發力,分級分類強化網格單元責任意識,通過民主商議,共同解決網格內各項事宜。
另一方面,創新探索“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模式。2020年,惠城區政府帶頭投入3000萬元資金改造街區環境和基礎設施,由此撬動社會資本2億元。此外,引進文旅公司,通過“以租代拆”方式盤活經濟活力,進一步恢復挖掘傳統文化,并引入整合新業態。
據介紹,目前祝屋巷已吸引80多家文旅企業和團隊進駐,活化利用改造舊房屋100多棟(套)。改造后,祝屋巷街區內的商鋪租金翻了兩番,帶動街區內村(居)民的房租收入上漲。
然而,隨著入駐商戶和前來游玩的游客不斷增多,商戶、居民、游客之間的糾紛矛盾也日益加劇。對此,街道辦牽頭成立祝屋巷文旅協會,并賦予協會環境衛生管理、矛盾糾紛協調、街區智慧管理等10項職責,通過賦能賦權促進祝屋巷文旅業自治共管。
祝屋巷文旅協會主動邀請商會代表、村民代表、行業協會代表、村社代表等自愿加入,共同為街區發展出謀劃策。目前,協會由151家商戶組成,定期組織開展議事協商會議,專攻社區治理“痛點”“難點”問題。同時,祝屋巷還根據“一街十巷”實際,每條巷子選出一名“巷長”,負責本巷的聯絡、走訪、服務工作。
此前,街區發生一起因轉租產生的租賃糾紛,通過協會出面協調,房東、租客和商戶之間達成和解;針對交通堵塞問題,街區每天安排一名“巷長”在路口疏導車流;為維護街區整潔,協會召集商戶共同協商達成一致,聘請專業公司對各商家產生的垃圾上門計費回收……
如今,居民商戶遇到“急難愁盼”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找協會。截至目前,該協會共接到糾紛調解訴求25起,解決率100%。
科技支撐:有效提升街區“智治”水平
“7樓天臺長期被一住戶上鎖,存在安全隱患?!贝饲?,祝屋巷網格員在日常巡查中接到居民舉報后,迅速將情況反饋至江南街道社會治理智慧指揮中心。中心立即將上述情況報送至轄區相關部門。很快,有關部門聯合社區工作人員上門協調,圓滿化解了這一矛盾糾紛。
祝屋巷基層治理效率提升的背后,得益于科技賦能的有力支撐。
江南街道相關負責人說,該街道把基層社會治理與智慧城市建設緊密結合,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到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之中——
與電信企業合作在街區主干道安裝“平安攝像頭”;整合共享原有公安、物業小區、商戶等單位視頻監控資源;在街區安裝智慧語音播報系統,實現“一點廣播,全街區收聽”;安裝一批智能感知報警監控、智慧燃氣報警器、智慧煙霧報警器等設備……實現了全天候實時監控調度,能夠有效監測預防各類安全風險。
祝屋巷“社會治理智慧管理中心”打造網格化服務平臺。
一系列科技設備的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街區“智治”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祝屋巷還通過積極完善網格管理中心和(村)社區網格管理工作站二級體系建設,把(村)社區細化成174個“小網格”,街區民警、社區工作人員和網格員可通過手機實時、準確掌握街區的安全狀況和隱患,并通知相關部門進行及時處理。
社區是城市治理體系的基本單元。在惠州,像祝屋巷這樣迎來精彩蝶變的老舊社區還有很多。社區環境更美了,治安環境更好了,社區居民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被更廣泛地調動起來,做到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