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元借款被拖欠3年未還,債主找借款人要錢電話、微信均被對方拉黑……在一宗棘手的借款糾紛案件中,肇慶四會市“李志文調解工作室”調解“能手”李志文經過耐心走訪調查、澄清利害、釋法說理,最終促使借款人歸還欠款。
以非訴方式定分止爭,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舉措。試點工作開展以來,為進一步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延伸基層調解組織觸角,肇慶積極發揮本土調解資源優勢和調解能手的引領示范作用,打造一批口碑好、威望高、專業性強的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推進人民調解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建設。
目前該市以調解員姓名或個人特色命名設立的品牌調解工作室有13個,實現縣(市、區)全覆蓋。2020年以來,全市個人調解工作室累計調解各類糾紛331件,調解成功率98.6%。
關鍵詞:精準選人
通過多種形式挖掘“四有”調解人才
在廣寧縣,遇到家長里短糾紛,人們往往會想起“德叔”。
德叔本名陳德善,退休前在廣寧縣人民法院擔任法官,后被婚調委聘任為專職調解員,擁有30多年調解經驗。2019年9月,以陳德善名字命名的“德叔調解工作室”在廣寧縣人民法院新樓法庭正式掛牌成立,這是肇慶首個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
在調解過程中,德叔善于利用自身豐富的工作經驗,從情理法角度及時化解婚姻家庭糾紛。
去年初,德叔受理了賴女士與李先生的離婚糾紛。經了解,他發現雙方的矛盾在于:賴女士認為丈夫不顧家,李先生則認為雙方已生育有小孩,且他對妻子仍有感情。
“在調解的過程中,李先生多次表明會改正自身缺點,與妻子好好過日子。賴女士的離婚態度亦漸有動搖,讓我看到了轉機?!睘榇?,德叔決定進行調和。
一方面,德叔對李先生進行批評教育,勸其要踏踏實實為家庭盡責任。同時,跟賴女士進行深入交談,引導她回憶雙方相識、相知、相愛的過程,讓其重溫感情。經過他兩個多小時的耐心調解,賴女士打消了離婚念頭。
廣寧縣退休法官陳德善在“德叔調解工作室”為群眾調解糾紛
精準選人,是確保調解工作有效開展的重中之重。
肇慶通過摸排、調研、下基層挖掘、村干部推薦等多種形式,以“有威望、有經驗、有影響、有作用”為準則,深入發掘人民調解優秀人才,鼓勵人民調解員和退休政法干警、律師等專業人士、基層德高望重的人士等建立個人調解工作室。并按照“成熟一個、設立一個”原則,積極打造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
如今,肇慶已實現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縣(市、區)全覆蓋。每個工作室或以個人名字命名,或以區域特色、工作特色命名。如鼎湖區“輝叔調解工作室”、德慶縣“佳叔調解工作室”、封開縣“新權調解工作室”、四會市“李志文調解工作室”均以調解員名字命名;高要區“平訟調解工作室”、端州區“肇陽律師調解工作室”、懷集縣“公正維權調解工作室”等則以工作特色命名。
關鍵詞:應調盡調
發揮調解員“四熟”優勢將糾紛化解在基層
端州區是肇慶城區,拆遷糾紛、勞資糾紛等群體性訴求較多。去年初,某基建項目分包公司拖欠工人工資,引發工人集體討薪。事發當晚,在黃崗街道司法所“肇陽調解工作室”負責人梁肇陽律師和有關部門負責人耐心釋法和細致調解下,各方終于就工資給付方案達成一致意見。
端州區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說,律師調解員的“第三方身份”,往往更容易取得當事人的認可,有利于更精準地了解群眾訴求、更有針對性地進行釋法、更高效地解決問題。比如,“肇陽調解工作室”自成立以來,累計接待群眾來訪150余人次,調解成功案件的涉案金額達數百萬元。
“肇陽調解工作室”的調解實踐,只是肇慶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積極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市各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不斷創新調解方式方法,及時化解了一樁樁群眾身邊的矛盾糾紛,深受大家好評。
端州區“肇陽調解工作室”成功調解一起征地拆遷糾紛
如“德叔調解工作室”創新“勸、批、談、教”調解模式,結合“德叔”豐富的婚姻家事調解經驗,讓很多夫妻“吵著進來、牽手出去”?!袄钪疚恼{解工作室”采取預約調解、多次分頭調解、背靠背調解等方式,成功為20多名快遞員追回被拖欠工資30余萬元。
“我們堅持應調盡調,充分發揮調解員人熟、地熟、業務熟、情況熟的優勢,拉近和群眾的距離、提供專業調解意見,及時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一線?!闭貞c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說,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調解員主要受理12348平臺派單案件和訴調對接、訪調對接、援調對接、復議調解對接案件以及群眾上門申請調解等三類案件,自2020年以來已累計調解成功各類糾紛331件。截至目前,肇慶全市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的各類糾紛調解成功率達98.6%,極大提升了人民調解的社會公信力和影響力,成為人民調解工作的有力補充。
關鍵詞:制度保障
出臺規范性文件明確調解員申報流程等內容
肇慶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負責人中,不僅有退休政法干警,還有律師、基層德高望重人士等。如何增強他們的歸屬感和榮譽感,確保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規范高效運作?
近年來,肇慶市出臺規范性文件,明確個人調解工作室的性質、調解員需具備的條件、申報流程、工作范圍等內容。同時,協調街道、社區,解決好辦公用房問題,打造外觀識別性強、貼近群眾、溫馨舒適的調解環境,為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提供硬件保障。
高要區南岸街道“平訟”調解工作室正在調解涉金融行業矛盾糾紛。
為進一步調動調解員的工作積極性,肇慶還探索建立績效考核制度,定期對個人調解工作室工作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并按照“以案定補”激勵保障制度,對調解成功的糾紛給予獎勵。2019年,該市還修訂了人民調解員“以案定補”管理辦法,對補貼案件按簡易糾紛、一般糾紛、疑難復雜糾紛和重特大糾紛進行劃分,并適當提高補貼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肇慶市司法局每年還會安排1次調解員集體培訓,各區則不定期組織調解員進行業務培訓,如邀請法官就民法典等內容進行專題講座指導,切實為調解員提供好軟件配套,打好“人民調解+法律服務”組合拳。
如今,個人調解品牌工作室已成為肇慶基層矛盾糾紛化解的有效方式,有力夯實了當地平安法治建設的根基,有力推動了肇慶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的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