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
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提出,突出構建新安全格局,高水平謀劃推進平安廣東法治廣東建設。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就要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將廣東持續打造成為全國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為推進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可靠的安全保障。
民以安為樂,國以安為興。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體現出統籌發展和安全的根本要求,凸顯了加快構建新安全格局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前提。近年來,廣東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平安廣東、法治廣東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廣東面對“兩個大局”風云激蕩,處在“兩個前沿”風口浪尖,遇到的風險挑戰、歷經的大戰大考此起彼伏,維護好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全省各地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切實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廣東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牢牢守住安全發展底線。
平安是極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發展環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平安建設既是重要內容,也是基本前提。我們要努力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廣東,持續繃緊安全弦、織密安全網、擰緊安全閥,為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安全感。要堅持安全靠平時,把基層基礎工作做扎實,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要堅持目標靠措施,開準藥方、靶向發力,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影響平安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強化安全生產綜合治理。要堅持共享靠共建,健全黨組織領導的“三治”結合,發展壯大群防群治力量,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法治興則民族興,法治強則國家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厲行法治,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我們要打造更高水平法治廣東,為推進現代化建設營造公正法治環境。要提高立法質量,研究做好立法安排,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強化“雙區”建設等重大戰略法治服務保障。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深入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用好全省一體化行政執法平臺,擦亮“粵執法”品牌。要促進司法公正,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強化對司法活動的制約監督。要建設法治社會,深化法治建設“四級同創”,完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明者防禍于未萌,智者圖患于將來?!秉h的二十大報告深刻指出:“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录S時可能發生?!泵鎸η斑M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和重大考驗,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堅持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要善于預見和研判各種風險挑戰,科學研判廣東面臨的傳統和非傳統安全風險,強化風險評估和監測預警,及時識別各種弱信號。要強化重點領域安全保障能力,堅持“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從制度、技術、力量等方面體系化規劃,一個領域一個領域加強,一個重點一個重點抓。要建立健全重大風險應急處置機制,完善全國全省“一盤棋”應急響應和重大突發事件“四個一”應急處置等制度機制,建設嚴密高效的指揮體系、力量體系、保障體系。
“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亂?!比「鞯馗鞑块T要認真學習貫徹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精神,統籌發展和安全,突出構建新安全格局,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廣東法治廣東,不斷夯實防風險、迎挑戰、抗打壓的實力,確保廣東政治安全、經濟安穩、社會安定、人民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