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中葡雙語發布《珠海法院涉澳民商事審判白皮書(2018-2022)》,旨在全面總結珠海法院履行涉澳民商事審判工作經驗,展現服務保障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新舉措,對標大灣區發展綱要和合作區建設要求,前瞻性思考未來發展方向,全局性謀劃工作重點,整體性推動珠海法院涉澳民商事審判工作邁上新臺階,實現新突破。
案件數量平穩上升
收結比例均衡
2018-2022年,珠海法院共受理涉外、涉港澳臺民商事案件10936件。案件數量總體呈穩步上升趨勢,每年收結比例大致均衡,呈良性態勢。涉澳民商事案件標的總額達165.4億元,年均收案標的額達33.08億余元。涉澳民商事案件日益增多,占比最高為合同類糾紛。相比2018年平均審理天數372天,2022年的平均審理天數降為82天,減少了77.96%,涉澳民商事審判效率穩步提升。當前,珠海中院二審涉澳民商事案件平均發改率為21.63%,低于全省涉外案件二審發改率27.99%,涉澳民商事案件一審服判息訴率高達70%,粵港澳大灣區當事人對珠海法院涉澳審判司法服務滿意度高,珠海法院累計辦理區際司法協助案件562件,占廣東省司法協助案件總數1056件的53.22%。此外,由于境內外訴訟主體分屬不同法域,在文化傳統、價值理念等方面存在差異,澳門當事人更傾向接受法院的判決結果,調解難度加大。
新類型案件日益增多
審理難度較大
記者了解到,粵港澳大灣區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內,商事交易形態不斷創新,催生新型案件不斷涌現,受理案件類型和所涉領域多樣化,且案件往往涉及各個行業的專業知識、特定領域的商事交易慣例以及相關行業和澳門的法律法規,案件的審理難度逐漸加大。
同時,因珠海地區民商事主體資金需求較為旺盛,民間資金拆借頻繁且數額巨大,對跨境民間資金往來的監管也有待加強。值得注意的是,珠海不少樓盤銷售以港澳居民為重要目標群體,履約出現問題時所涉港澳居民眾多,涉澳房屋類案件高發。
此外,隨著涉澳民商事案件數量增加,適用澳門法律的情況也相應增多。2018年-2022年,珠海法院適用國際條約、國際慣例、域外法的涉外涉港澳臺民商事案件26件,其中,適用澳門法律的案件17件。
創新涉澳審判機制
提高司法服務質量
2022年6月1日,珠海中院成立全國首個“涉澳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合議庭”,實行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三審合一”審理模式,發布珠海法院涉澳婦女兒童權益司法保護十大案例,開通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綠色通道,體現珠海法院保障涉澳婦女兒童權益的堅定決心和使命擔當。
據悉,珠海法院利用案件資源,注重培育精品案例。橫琴法院建立跨境糾紛典型案例庫和域外法適用案例庫,為法官審理類案提供參考,為當事人參與訴訟提供指引。針對近年來涉澳民商事審判中存在的域外送達難、當事人參與訴訟不夠便利等問題,珠海法院推動現代信息科技與司法改革深度融合,切實為澳門居民提供有溫度的便利化司法服務。值得一提的是,橫琴法院在全國首創“類似案例辯論制度”,制定《類似案例辯論制度實施辦法(試行)》,對法律界限不明、爭議較大的案件,將“類似案件類似處理”納入庭審辯論程序。類似案例辯論制度的實施,提升了司法裁判結果的預見性,促進了裁判尺度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