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中院發布《“法院+工會”勞動爭議多元解紛工作白皮書(2017.4-2022.4)》(下稱“《白皮書》”),系統介紹近五年來佛山中院“法院+工會”解紛模式的工作舉措和成效。
2017年4月,佛山作為全國首批、全省首家勞動爭議訴調對接試點地區,創新建立“法院+工會”的訴調對接機制,打造“訴源共治、平臺共建、糾紛共解”的“法院+工會”解紛新模式。經過五年的穩步實踐和積極探索,佛山勞動爭議化解跑出“加速度”,贏得“真成效”。
五年探索,實現解紛網絡全覆蓋
《白皮書》介紹,2017年,佛山法院、佛山工會聯合設立市區兩級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五年間不斷深化改革,推動勞動爭議化解融入訴前和解中心解紛體系,銜接裁前、訴前、訴中、訴后全流程;將解紛觸角下沉至鎮街、村居等和解工作室,延伸至金融、房地產等矛盾糾紛多發領域,在15家企業建立社會矛盾糾紛聯調工作室,逐步構建起立體綜合、逐級遞進的勞動爭議解紛架構,為當事人提供覆蓋訴訟全鏈條的法律服務,促進勞動糾紛就地源頭化解。
五年來,佛山兩級法院與人社局、工會共聯調勞動糾紛案件115703件,調解成功94556件,調解成功率達81.72%,大量勞動糾紛化解在訴前。
專業指導,凝聚解紛權威強力量
為了全面增強“法院+工會”訴調對接工作的權威性,佛山突出隊伍共建,多方選聘13家專業調解組織,組成133人的專業調解隊伍,包括工會主席、婦女主任、心理咨詢師、企業家等各類特邀人員參與調解。
工會律師在線調解勞動爭議糾紛案
同時,綜合勞動爭議案件類型、調解員擅長領域等因素,實行“分案對口化”“服務訂制化”,并開發上線佛山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實現網上立案、在線調解、在線履行、司法確認、電子送達等18項功能一網通辦,當事人可在線自主“掛號”選擇專家“聽診”。
此外,法院充分發揮司法支撐保障作用,制定規范18項標準化文書格式,定期梳理多發、新型勞動爭議類型及調解依據,強化培訓指導,推動調解隊伍專業化建設。
分調裁審,訴源治理成效顯著
《白皮書》顯示,法院靈活采取委派調解、委托調解、協助調解等不同模式,并完善“訴前和解+速裁快審”機制實現勞動爭議的調解與訴訟無縫對接。對工作室調解成功的案件,法院依法出具司法確認等法律文書;對調解不成的案件,則進入快立快審“綠色通道”,實現勞動爭議案件“分流過濾、調解為主、速裁支撐、精審兜底”。
近五年來,佛山法院共審結勞動爭議案件32677件,其中調解成功11530件,審理周期從2017年的73天縮短至2021年的29天,勞動爭議案件增幅僅為3.9%,集約高效、便民快捷、智慧精準的訴源治理成效明顯。
接下來,佛山法院將著力整合和優化勞動爭議多元解紛力量,以訴前和解、訴訟服務“雙中心”提檔升級為重點,進一步建立健全勞動爭議多元化解紛機制,切實提升勞資關系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為佛山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貢獻更堅實的司法力量。